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校园新闻

【教改研讨精彩稿件】路丁丁——给学生一纸空白,让学生尽情绘彩

发布时间:2010-05-09 21:53:27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给学生一纸空白,让学生尽情绘彩

------“有疑必究延迟判断”经验交流稿

黄河路小学    路丁丁

前段时间中心校启动了“有疑必究、延迟判断”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出“五给五让”,即: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去展示;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去争论;给学生一个支架,让他们去攀登;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去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启动,犹如一盏灯,为老师们指明了沁园教育的航向,标志着沁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天地。

在“有疑必究、延迟判断”这盏“照明灯”的指引下,我们在教学上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课堂当做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尽情的表演,让学生真正做回学习的主人。可是,我们细想,如何让学生在舞台上表演的更精彩呢?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要下在平时。我们也是边摸索,边前行吧。在摸索的路上,我们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在此与大家作以交流。

我们首先改变了以往的课堂上的教学方式。

以往我们的教学虽然不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那种方式。往往是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了,也让他们交流争论了,也曾尝试着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评价了。可是回头想想我们给学生的时间充足吗?经常是学生交流、争论、回答,几番回合还达不到老师的预设,或者接近老师的预设时,我们往往对学生的耐心和信心就不足了,就忍不住会做出判断,下定结论。“有疑必究,延迟判断”明确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教师设疑,学生质疑,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有新的想法时,教师不是立刻做出判断,而是静下心来,等待学生自主思考,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教师只是适时的引导。

例如前几天我们讲《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做好预习,预习至关重。在预习时我们采用的是“一读——二查——三思”的三步预习法,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拿到一篇文章,让学生先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包括文章的体裁,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等。二查:借助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查课文的相关资料。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碰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查完之后,再次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这时,学生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三思:抓住课文后的练习题,明确思考重点,试着从课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文中做以批注。所以我们先让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图片、故事等资料,介绍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等,学生自己预习后,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几个重点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说的对不对,好不好,我们先不急于评价、定论,我们把评价的机会让给学生,我们只是负责把课堂的这几个环节穿插好。学生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通过自己的朗读和交流,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多角度地说,有个性地说,至于学生感悟得怎么样,有多深,我们先不要去追究。因为学生的人生阅历与大人不同,所以他们的感悟与我们肯定会有差异,甚至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感悟到的东西,他们不一定能感受到,可是同样要相信他们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你也可能会说,我们一味地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走”,可是怎么才能使学生“走”的更好呢?也就是说怎样让学生在课堂进行意义的质疑,有精彩的回答,有深度的总结,这就是刚才所说的功夫要下在平时了,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如此。那就需要孩子们课外阅读了。

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人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但是不能盲目地,没有方法,没有目标地读。

于是我们在阅读教学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

一、我们的初期目标是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抓好拓展性阅读。“扩展性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核心,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一种阅读。它要解决的是语文学习中的“多读”问题,因为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现在运用的的阅读内容扩展方式有:从节选的课文扩展到整篇文章或局部著作、整部著作;从课文扩展到课文作者的介绍及其有关作品;从课文扩展到内容类似的其它文章、著作;从课文扩展到作者的传记、与作者同期的作品及有关的评论等;从课文的引语、注释扩展到相关的作品等等。一般说来,扩展性阅读的计划体系是根据语文课本每组课文的编排体系建立起来的。

二、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一)、给学生读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的读书活动是这样开展的:1、每学期一本名著。2、在班里建立图书角,学生每人放一本甚至多本课外书,供同学们相互阅读。3、每周一下午师生共读一本书。4、每天坚持读书二十分钟,家长督促并签字。每两周一篇名篇。5、每周一篇读书心得。

(二)、古诗接龙、口头作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每天的语文课前,我让学生进行3—5分钟的古诗接龙和口头表达训练,这项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一、三、五的语文课前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二、四开展古诗接龙。口语表达的内容可以是大家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书上讲的故事、看的作文、写的日记、语文课本中语文园地里谈话题目等等;学生可以提前将准备说的写下来,提早熟悉甚至背会。古诗接龙就更容易了,我们学校为学生编排了《中华古诗词精粹选读》一书,并安排了古诗课程,为学生古诗积累提供了优越条件,课前的古诗接龙,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都比着看谁背的古诗多,谁记得古诗牢。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班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大家都盼望着上课前的几分钟,可以一展风采。这两个星期我们班又将课前的口头表达训练进行了改革,变成口语交际训练——由两个同学就前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讲台上进行对话。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各方面能力应该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小组背诵,经典熏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熟读背诵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读而不背,作文时就会感到笔力不足,词语贫乏。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年龄段是一生中记忆的最佳时期这一特点,加强背诵,强化记忆,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材料。

在中心校倡导的“有疑必究、延迟判断”的教学模式的带领下,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此以往的坚持着,相信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一定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语言变得丰富起来,基本功扎实了,在“舞台”上也就表演的精彩了。

最后,我们有两点困惑:一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如何保证小组交流的实效性?比如学生活动时,怎样使每个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其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我们用过各种办法,可是效果不大明显。二是语文教学需要课外阅读,我们想让学生多阅读,可是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0

上一篇:【教改研讨精彩稿件】陈嫦娥——给孩子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舞蹈
下一篇:【教改研讨精彩稿件】付方方——路,在探索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