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

读中悟情 自主涵泳

发布时间:2010-05-09 22:57:45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在如今的阅读教学课堂上,读的分量重、足,形式更是多样化,你读,我读,他读,一时间,语文课上书声琅琅,热闹非凡。但透过开满鲜花的读的背后,依稀留下几分语言文字的感悟与思考,抑或根本就是蜻蜓点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阅读。读书就要读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源于教师要善做文本与孩子见识的“红娘”,把“外”的东西引向“内”来。只有教师的“真引导”,学生才能“真读书”。

一、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

真正成功的教学应追求一种无痕的效果。教师浓墨重彩的生硬要求,则使学生无遐想的余地。而“未曾着墨处”的空白,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却能读出“满目山川”之叹。

课例《月亮湾》就充分体现“教学无痕”这一教学理念。

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后,我让学生默读思考,完成填空:我们的村子是(   )的村庄。

生说:“我们的村子是美丽的村庄。”这是课文第一节中写到的,学生“拿”得好。

生补充:“我们的村子是非常美丽的村庄。”加了“非常”,就是自己的语言了。

生说:“我们的村子是风景如画的村庄。”

好!“风景如画”融进了学生自己的感受及认识之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景如画的村庄。听老师读课文,请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面画画,画自己心中的月亮湾。”我开始读课文。水的绵长清澈,桥的古朴苍老,山的稳重敦厚,花的灿若朝霞,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好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村乡居图。我喜欢这样的地方。我读进去了。

学生慢慢睁开眼睛,仿佛还在回味。

“请大家自己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处风景,再好好读一读。”这样的课文,应该让学生自己朗读,自己体会出“美”,读出“美”来。

这样还不够,学生还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同学选读了“桃树”,那么灿烂,富有生命活力。不少同学也选读了“桃树” ,那再齐读,正好突出个“朝气”。有喜欢宁静的恶,“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美得古朴,美得含蓄,请这几位轻轻地读给大家听。有喜欢“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的宁静生活,让人陶醉。

学生各读各得,各品各的。如何回到整体?我故意按学生刚才的朗读顺序把第二节颠三倒四地读了一遍,学生们笑了,他们发现了问题。怎么办?我请大家找出方位词,给这些句子排排序。学生找出了“河上”、“河里”、“河岸”等词语。思路出来了,我便开始引读,一连引读了两次,再让学生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说感受,听范读,再引读,后诵读,这样做,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学习中获得多元化的理解。

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小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童心回归生活,让生活陶冶人格,让人格升华内涵。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中,才能使学生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语文的美。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把书放下。读了两遍课文,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与刚才(上课前)完全不一样了,咱们把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情统统写在每位同学的脸上。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

生:我痛恨英法联军!

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一个痛恨。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师:他读出一个难过、痛心、恨。(板书“恨”字)这位同学说了,他一恨英法联军,二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同学们,你读到课文哪一段最恨?

生:第五自然段。

师:读到第五自然段最恨,请同学们再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把你的恨读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请你读第五自然段。

(一生站起来读)

师:请坐。看黑板,(板书掠、搬、毁、放火)价值连城的国宝统统掠走,这个“掠”活化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行是活的东西,销毁了吗?同学们再看书,这是帝国主义的嘴脸,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1860106——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23段?

(学生自由读)

生:我会以十分自豪、十分高兴的语气去读。

师:请你以自豪的语气把第3自然段读一读,注意把自豪的语气读出来。开始读。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表情非常好,真是非常自豪。请你站起来读,表现跟刚才一样。

师:真好。可惜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把书拿起来,再次读这一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读——

师:我发现每位同学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你们心中燃烧着恨。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情读第4自然段?

师: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师:很好。齐读,“所以”——,读——

师: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走了,毁掉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月106,这是中华人民的国耻,拿好书读。1860年,读——(生再次齐读第五自然段,感情强烈)

从以上片断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真读书”的魅力:学生用自我情感朗读、感悟,不知不觉便把书读活了。我们阅读教学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在学生自我情感中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在这样的平等交流中,教师将“扑面而来的绿色”送进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了阅读的个性化。

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段都是诗。”对隐藏于文字深处的作者的情感,教师必须牢牢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读读、议议、品品,让学生在品中感悟,从而积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的真情流淌。

《丰碑》一课体会将军的内心活动的教学片段。

(学生自由轻声读12自然段,想像将军此时的内心活动写话。)

师: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将军默默地想:“军需处长啊军需处长,在冰天雪地里你甘愿让出棉衣,自己却被冻死了,你的品格真是伟大!”

生:将军默默地想:“军需处长啊军需处长,严寒中你让了棉衣就是让出了生命,你可歌可泣的事迹就像一座晶莹的丰碑将永远矗立每个战士心中。”

生:将军可能在想:“军需处长啊军需处长,你舍己为人冻死在云中山,你的精神多么可贵,我一定带领战士多打胜仗,让你在九泉之下安息。”

生:将军可能在想:“军需处长啊军需处长,你在我和战士心中就像一座无形而不朽的丰碑。”

师:同学们都写得很好,但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得知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将军“愣住了”。这个“愣”字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愣”?所以他还可能怎么想?

生:将军默默地想:“军需处长啊军需处长,真对不起,刚才我真是错怪你了。你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活活冻死,这忠于职守,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多么崇高!你真是世上少有的军需处长,我错怪了你这样的好军需处长!”

生:将军还可能想:“军需处长啊军需处长,我真佩服你,在红军队伍中有你这样的好战士我真感到自豪。”

师:对啊!身着军衣,被严寒活活冻死的竞然是掌握着整个部队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这种恪尽职守、先人后己的品格多么崇高!此时将军内心真是心潮澎湃,百感交集。但是他把千言万语只化作一个动作来表达——(引读)。

生:(齐读)“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军礼!”

师:“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是不是一座丰碑呢?

生:是!

师:请你们用你们的读在自己的心中树立起这座高大而晶莹的丰碑。

学生纷纷开始动情地朗读。

语文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瞧,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受中触摸到将军灵魂深处的东西,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书,能读不好吗?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我很欣赏这一观点,教学中,就应尊重学生,怎么理解,怎么诵读,读出心中真实的感受,只要是建立在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可。且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愿我们能够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完美课堂。

0

上一篇:校本研修——课程改革的助理器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