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

校本研修——课程改革的助理器

发布时间:2010-05-09 22:57:44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校本研修——课程改革的助理器

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李亚丽

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课程改革这五年来,我校紧紧围绕“以校为本”的三大内涵,即“基于我们学校(依托),为了我们学校(目的),在我们学校中(过程)”,始终把校本研修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坚持把校本研修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围绕“质量立校,创新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努力向省名校迈进。在进行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我校确立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认识——规范管理——深化研究”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把校本研修推向新的高潮,使学校的校本研修走向深入,创出特色。

一、双学双带、常抓不懈

我校通过开展“双学双带”活动,即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观念,学习现代化教学媒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专业引领、带动课改纵向发展,骨干带头、促进课改横向推进。这一做法,转变了教师们的观念,为顺利实施新课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开展双学,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转变教师们的观念,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水平,从而顺利实施新课改,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双学”活动。要求教师一是学好《新课程标准》,二是学好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为此积极推行“5、4、3、2、1”工程。即每月每人听取5节公开观摩课;每组召开4次集体讨论会;集体开展3次新课改理论学习;每人撰写2篇经验论文参加校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每组推荐1名教师参加校研修会。为了解决教师们运用现代化媒体手段难的问题,我们先后围绕电子表格与powerpoint等经常用到的软件进行了培训,并进行了校级达标过关,这一做法使教师们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提升了教师们的专业水平,转变了教师们的观念,丰富了教师们的头脑,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

2.专业引领、骨干带头,带动课改纵横发展。没有充实的理论为基础,实施校本研修只能是纸上谈兵。我校始终把理论学习与提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开设教师专用的理论学习室,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环境的保障;组建电脑室,为教师获取理论开创便捷的渠道;邀请专家讲座,及时引导教师了解教育前沿动态;组织订阅各类报刊杂志,丰富教师理论学习资源。重视以理论为导向,做好专业引领工作,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学识与能力,为校本研修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教师制定“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建设“学科带头人带动局部,骨干教师带领全体”的教学研究网络,使每位教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新课改的精髓与实质,加快课改工作的纵、横发展。

二.规范管理、强化落实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制度,做到规范管理,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重视组织建设。我们非常重视学校的组织建设,尤为重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努力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研修氛围,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修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使学校的研修活动走向深入。为此我们首先建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落实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设立以学校教导处为中心的“校本研修研究小组”、组建了以教研组长和研修课题带头人为龙头的校本研修活动小组三级管理机构。

2.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校本研修制度化、生活化,我们制定了《教研组考核制度》、《校本研修研究小组职责》、《教科研成果奖惩制度》等多个校本研修制度。例如:严格观课制度,观课、议课活动人人参加,不得无故不参加、不听无准备之课,观课前参与集体备课,熟悉教材,对作课教师所授内容有深刻了解,做到心中有纲,而后去听课,这样才能有所思、所想有个人见解,与作课教师共同提高。通过制度的约束不仅有效的规范了学校研修活动的有序开展,而且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因为参与活动,有了收获,教师久而久之就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3.积极开展评选活动。为了调动教师集体与个人的合力与张力,我们积极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校本研修先进个人评选。在优秀教研组评选中,针对教研组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组织、实施、效果等方面情况,把本组内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做为重点进行考核,使之形成合力。在校本研修先进个人评选中,学校针对教师的特点制定了具体的教师成长记录袋,对每位教师实行“成长记录袋”管理,内容包括“档案清单”、“基本情况”、“教育思想”、“教育行动”、“特长展示”、“工作成果”、“工作回音”等;把教师每学年中的业务学习、研修活动、教学常规、研修成果、课题成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考核,其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挂钩,使之形成张力。这些做法有效的规范了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教师集体、教师个人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各方面的作用,养成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了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三、深化研究、大搞特色

以教、科研为载体,加大课改的力度,努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我们一直的追求。我们先后有针对性地围绕“个性化教学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修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使我校的课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增添了秀色。

1.备出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我们主张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式”教案来要求教师,而是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际的需要,科学有序地将原有教材拓展开来,不唯教材为唯一,进行大胆取舍,重新组合。学校对教师教案检查的重心后移,突出对“课后反思”的检查,提倡教师以研究者的态度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闪光点。既使统一备课,集体备课,自己也要再进行整合、二度设计,不要同一课题的教学出现统一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了每个教师的特长、个性,使教师的教学真正做到“个性化”。

 2.开展富有实效的实践活动。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综合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此我们积极在三——六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分组进行。本着“亲历实践、深度探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每周设三课时,其中两课时集中于一下午,主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社区活动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及校本课程的研究,另一课时主要用于信息技术教育。在活动形式上,研究性学习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活动,主要分为七个阶段:确定活动主题、教师指导选题、撰写活动方案、进行方案评审、组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与评议、组织答辩与整理。

 3.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我校从研修课题“自学能力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及教师个人课题两个方面,把研究深入到师生课堂教学中去,融校本研修、课改实验、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为一体,提高了实效性,使校本研修有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1)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围绕课题举行一次“研修论坛”活动,为每位教师搭建经验分享、信息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通过交流讨论、沟通合作,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如有一次论坛中,一年级语文教师提出生字的识记难问题。教师们就群策群力,谈了许多好的建议,第一,多见面的方法,教室内张贴卡片,让学生随处就能见到汉字,易于识记;第二,儿歌识记法,精选短小易懂的儿歌张贴在教室墙壁上,学生谈儿歌的同时也识记了生字;第三,字谜识字法,教学中采用猜字游戏帮助学生对难记的生字加深印象;第四,竞赛法、家校互助法等等。从讨论中,我们看到教师间的交流不只停留在经验上,而且有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们对反思教学,问题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学校还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大搞个人研究课题。个人研究课题因选题小、易操作、周期短而深受教师们喜爱,现我校教师立项的个人课题就达50余项。它的开展为教师们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发动教师进行个人课题研究,使我校的个人课题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总之,校本研修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将在新课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广阔田地里,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凭借“校本研修”这一平台,在执著教学的背后痴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升华教学的行为,用行动去擦亮教育的梦想天空。

0

上一篇:黄河路小学网络研修管理措施
下一篇:读中悟情 自主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