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

让“生成”走向“有效”

发布时间:2013-01-09 10:05:28   来源:教导处    浏览:

 

让“生成”走向“有效”
                  ——《用字母表示数》课堂生成的利用
                                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李杰
课堂中的“生成”是多位专家讲座中的关键字眼,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生成”是学生行为,关键是“生成”后教师如何利用好“生成”走向“有效”。下面以《用字母表示数》课堂“生成”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案例描述
魔盒变数,课件演示。
输入盒子的数是2,输出的数是12
           输入盒子的数是8,输出的数是18
输入盒子的数是13,输出的数是23
输入盒子的数是35,输出的数是45
师:谁发现了魔盒的秘密?
生:进去的数都加了10
师:真是这样吗?哪个同学来试一试?
(随学生回答,分别输入了100320,魔盒分别输出了110330。随机演示两次后,学生的情绪更高涨了。)
:这么多同学都想试,大家都来,需要时间太长。你能不能想一个简明的办法,把所有输入的数都概括表示出来,输出的数都表示出来,并且让大家看出来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生自主填写纸条,输入的数是(      ),输出的数是(      )。
生所填的不同情况呈现:
输入的数是( 2  ),输出的数是( 12 )。
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 b )。
输入的数是(无数),输出的数是(无数+10  )。
输入的数是( 7  ),输出的数是( 17  )。
输入的数是(   34),输出的数是( 131415  )。
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 a+10 )。
输入的数是( m  ),输出的数是( m+10 )。
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 +10 )。
还有的学生不会填。
教师创设这个活动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教师是如何处理这些课堂生成的?
教师甲:
巡视后,没有敏锐的捕捉到学生出现的多种不同“生成”,只随意挑选了三位同学板书到黑板上,分别是
输入的数是( a),输出的数是( a+10 )。
输入的数是( m),输出的数是( m+10 )。
输入的数是( n),输出的数是( n+10 )。
学生真实的、原始的,不同层次思维含量的“生成”没有充分展示利用,直奔最概括简洁的字母表示数,让板书的学生说说自己用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数,草草结束了这一环节。总结用字母可以概括所有的数,多数学生自己根本没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简洁性。
学生的“生成”是有了,并且是丰富的。但无教师的引导利用,“生成”也是无效的。
教师乙:
巡视中重点发现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情况,让学生有目标、有层次的板书到黑板上,依次是
输入的数是( 2 ),输出的数是( 12 )。
输入的数是( 7 ),输出的数是( 17 )。
输入的数是(   34),输出的数是( 131415 )。
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 b )。
输入的数是(无数),输出的数是(无数+10 )。
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 +10 )。
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 a+10 )。
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 m+10 )。
  教师利用这生成,逐步引导
 表示的只是一种情况,是所有情况吗?
表示的只是三种情况,是所有情况吗?
nm表示出了所有的情况,但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表示出了所有的情况,也能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与相比,文字不如符号字母简洁。
比,字母比符号更规范、简洁。
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这正是课堂中学生真正的“生成”,都是学生真实思维的呈现。学生都会用字母来概括表示了,这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不同的“生成”正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乙由错到对,步步引导,对比分析,在众多的答案中寻求最优,让学生自己深切的感受到众多方法中,用字母表示数最概括。让学生经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充分体会到了用字母表示数最简洁、概括,这样的“生成”引导可谓是真实自然、水到渠成,这样的“生成”才是真正的“有效”。
在预设与生成面前,过分强调“课堂预设”而不善于捕捉利用“生成”,课堂教学肯定是“无效”的。教师应有信息捕捉学生“生成”的敏感度。让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激情共舞!
 
0

上一篇:把探究的脚步踏在“沟坎”处
下一篇:课堂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