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名师
——聆听全国语文观摩课交流心得 郝金霞
这一月的10—11日我有幸和狄校长以及聂春云、琚卫锋两位名师一起参加了“黄河之音”全国语文观摩活动,在那里我认识了于永正、蒋军晶、戴建荣、毛立业四位名师,一睹了他们在课堂上的风采。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于永正和戴建荣。
本色于永正
现在的中国小学语文届,可以说乱花渐欲迷人眼,可以说五彩缤纷,可以说是绚烂多姿,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绚烂多姿的景观里面,有一道最朴素的风景,那道风景不是繁荣的树木,不是鲜花,而是一片辽阔的土地,我认为于老师就是“像泥土一样的朴实”,那是什么意思呢?也就说我要讲的“本色于永正”,为什么说本色于永正呢?本色于永正的意思就是本色的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难道现在的语文不本色吗?现在的语文不本色,现在的语文最绚烂,现在的语文名堂最多,全世界的教学中心属中国的小学语文最最热闹,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声光电一起上,可是一节课下来我们又为学生留下些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又是多媒体的使用,又是小组合作,又是个性交流,可是都没有扎扎实实地深入到课堂与文本之中,而是流于了形式,下课之后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只能回答十之二三,这样的语文课成功吗?于永正老师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他告诉了我们语文课要给学生留下些什么: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兴趣与习惯、留下良好的情感。他始终牢牢抓住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展开论述,他在语文课上扎扎实实地教孩子写字、读书、练笔,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语文的常规训练,为孩子打下最基本的语文功底。我一直非常欣赏于老师说的一句话“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教学。”这才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和灵魂!
诗意盎然戴建荣
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最完美的呈现。然而,如何把古诗的美呈现在当代小学生的面前,如何让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却让我们的语文老师陷入两难境地:讲多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被拆解;不讲,年幼的孩子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我和很多教师一样,在进行古诗教学时采用的都是常规方法:知诗人,解诗意,悟诗境。可是课堂上完全以老师讲解为主,诗意、诗境学生又能感悟多少呢?怎么教学古诗,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戴建荣老师则从当代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借鉴中国传统诗文学习的优秀经验,古为今用,摸索出别具一格的小学古诗“吟唱”教学法,在这个领域取得了突破。他执教的《静夜思》一课,让各地前来观摩的专家、老师眼前一亮,心头一振,原来,古诗还可以这样教!戴老师一上课就让我震撼了一下:教了多少遍的《静夜思》,还不知道在古代“思”应该念四声,可见戴老师的知识是多么的渊博,备课室多么的充分。戴老师告诉大家读古诗,要读出平仄美,要读出韵律美,要读出意境美。会场上,戴老师抑扬顿挫、一咏三叹的诵读博得了阵阵掌声。
在《静夜思》一课教学中,全体听课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境:戴老师引着孩子们——读,用古诗平仄音调的规律诵读;唱,和着古曲的旋律唱诗;吟,半读半唱,读唱结合,充分表达古诗特有的音韵美;舞,借鉴手语的独特表达方式,在吟诵的同时通过形体语言再现诗的意境,抒发感情。整堂课一咏三叹,且歌且舞,诗意盎然,师生间情意融融。孩子们也在戴老师的引导下读唱吟诵,做了一回古代的小诗人,享受了一顿别具风格的古诗教学大餐。戴建荣老师这一精彩课堂,不仅让老师们感受了古诗文别具一格的诵读方法,还让大家享受了一次经典文化的熏陶。
名师就是名师,从名师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和他们的差异。我知道要向这些“高师”学习的太多了,相信有了这些“高师”的指引,我也会在小语教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上一篇:黄河之音发展论坛之五
下一篇:黄河之音发展论坛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