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

三问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科研

发布时间:2010-05-09 22:58:10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过去,中小学教师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灌输知识的‘工具’;而新课程则带来了新理念,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掌握规律,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近日,中央教科所科研管理处、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教育科研处、《现代教育报》、大兴教科所和海淀教科所联合举办的第十八次“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话沙龙”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就教师科研的三个问题,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问:研究是什么?

  曾天山认为,教师要作研究首先必须搞清研究的概念。“研究从广义上来讲,包括三个方面:一指大学学者偏重学科体系的研究;二指实践工作者偏重解决问题的研究;三指专业工作者偏重的研究。”他认为研究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应用性等特点。

  那么对于教师而言,研究究竟有什么功能呢?曾天山解释了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不带研究的教学是没有质量的,不带教学的研究是空洞的。”因此,他建议广大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科研结果,反过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曾天山进一步提到,中小学教师做科研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他从三个方面做出提示:首先研究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教育工作需要决策、执行和参谋,而科研恰恰扮演了参谋这一角色,为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了铺垫;其次,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既不能神秘化,也不能庸俗化,科学研究有一个很缜密和慎重的定义,即持久而系统地观察一件事情;第三,教育科研就是要将自身和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不断研究、批判、总结经验,从而得以不断发展。

  二问:研究做什么?

  长久以来,许多教师或者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严谨”、“精密”地开展教育研究,数据分析、图表说明、实验观察等手段统统上阵,试图寻找教育领域的新规律,发展教育科学的知识内容;或者像教育专业研究者那样,实施教育研究的“专门化”活动。

  然而,这些研究思路和定位却似乎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有些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由于其指导思想、操作方式等存在偏差,正在步入泥潭,教育科研正在成为学校运行中的‘鸡肋’。”

  那么,中小学教师究竟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呢?

  曾天山把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分为以下六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他给出了走出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曾天山就教师如何选题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过多地考虑大政方针,因为这些方针的制定实施都经历了一系列科学的调研,所以教师的能力相对有限;不要过多考虑未来的事情,因为未来的一些事情是无法预知的。“中小学教师作研究要以我们的事情为中心,以我们现实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一个与自己相关、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课题。”

  曾天山还建议,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从他人的研究中寻找亮点等方法去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选题。

  三问:研究怎么做?

选准合适的研究课题只是一个成功的开头,曾天山强调说,完成一次成功的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关键。

  “现在,可以动用的研究手段有很多种,譬如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作一些调查,或者听取一些名人专家的讲座等等。”曾天山建议广大教师要充分地调用各种新手段。

  曾天山提到,教师站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前线,这是一个优势条件,因为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科研选题。以听课、评课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观察来完成自己的研究。通常这样的观察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是对观察对象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然后确定具体的观察目标,制定观察提纲,准备观察记录;最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观察做出评价和结论。“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

  此外,曾天山还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主要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此外还给出了一些辅助性的成果形式,譬如童谣、学习交流的网站、书籍、图本等。他认为,无论研究成果以哪种形式表现出来,只要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都是有意义、有成效的研究。

0

上一篇:教育科研基础知识
下一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的撰写